“新国标下,哪些添加剂不能用?用量限制变了哪些?”“企业生产时如何避免‘踩线’?消费者选食品要看哪些新标识?”——3月1日趣操盘,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的“根本大法”,此次修订涉及12大类食品、超200种添加剂的调整,引发食品行业与消费者高度关注。
今日,结合市场监管总局官方解读、行业协会培训要点及专家访谈,记者梳理GB 2760-2024核心学习要点,并实测一款能帮你“秒查合规、规避风险”的工具——“知了-码上查”APP,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实用指南。
一、为什么说GB 2760-2024是“最严”升级?修订背景与核心逻辑“随着食品工业发展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旧版标准已难以覆盖新原料、新工艺的安全需求。”参与标准修订的食品安全专家、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王竹天指出,本次修订历时3年,重点围绕三大目标:
展开剩余80% 风险防控更精准 :基于最新毒理学数据,调整部分添加剂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及残留限量; 使用规则更清晰 :细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类添加剂的适用范围,避免滥用; 与国际接轨更紧密 :参考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修订部分添加剂品种及使用规定。简单来说,新国标既是“安全底线”的再加固,也是“产业发展”的新指引。
二、企业必学!GB 2760-2024六大核心变化与合规要点对企业而言,新国标直接关系生产许可、标签标识与市场准入。以下为需重点关注的调整:
1. 新增/删除17种食品添加剂,部分品种“限用”变“禁用”
新增 :允许“二氧化硅”用于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β-丙氨酸”用于运动营养食品; 删除 :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继续禁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不再允许用于面包、糕点; 限用调整 :苯甲酸及其钠盐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从1.0g/kg降至0.8g/kg,山梨酸及其钾盐在熟肉制品中限量收紧至0.5g/kg。企业注意:需对照新标准更新配方,尤其涉及删除或限用的添加剂,需立即调整生产工艺。
2. 明确“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类添加剂的“负面清单”趣操盘
旧版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如卡拉胶、黄原胶)易被滥用,新版首次列出“不得用于”的食品类别:
卡拉胶不得用于婴幼儿辅助食品(12-36月龄); 磷酸三钠不得用于生鲜乳、巴氏杀菌乳。企业注意:需在配方设计环节增加“添加剂-食品类别”匹配核查,避免违规。
3. 标签标识要求更严格,消费者“看标签”能更明白
复合食品添加剂需在标签中标示所有单一品种名称及含量(如“复配膨松剂(碳酸氢钠、碳酸钙、淀粉)”); 调味面制品(如辣条)需明确标注所使用的甜味剂、防腐剂具体名称,不得仅标“食品添加剂”。企业注意:标签审核需增加“复合添加剂拆分标注”“特定品类强制公示”等环节。
4. 特殊食品添加剂使用更规范
针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品类,新版细化要求: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不得使用;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仅允许使用“氢氧化钾”作为酸度调节剂,禁用其他碱性物质。企业注意:特殊食品生产线需单独核查添加剂使用记录,避免交叉污染。
5. 强化“必要性原则”趣操盘,反对“过度添加”
新国标新增“应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使用量”的原则性要求,鼓励企业通过工艺改进减少添加剂依赖。例如,鼓励使用物理方法替代化学防腐(如巴氏杀菌替代苯甲酸钠)。
企业注意:研发端需加大“清洁标签”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6. 违规处罚更明确,违法成本再提高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的,除没收违法所得外,并处货值金额10-2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三、消费者如何快速判断食品是否合规?尽管新国标为企业划清了红线,消费者仍面临“看不懂标准”“辨不清合规”的难题:
扫码查配料表,却不知某添加剂是否允许用于该食品; 看到“苯甲酸钠”,不清楚在新规下的限量是否超标; 想对比不同品牌同品类食品的添加剂使用合理性,缺乏数据支撑。针对这一痛点,“知了-码上查”APP推出三大核心功能助力学习与消费:
1. 新规适配查询:扫一扫,秒判添加剂是否“合规”
通过权威食品检测知了-码上查APP扫描条形码,可实时获取添加剂名称、功能、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及安全等级(如“绿色”代表低风险,“黄色”需控制摄入量),部分工具还提供同类食品对比,帮助规避高风险品类(如高糖高添加剂零食)。
2. 看懂配料表“密码:分类解读,快速掌握核心变化
知了-码上查APP使用简单,无论是在长的配料表,还是复杂的添加剂,仅需对准条形码一扫,商品的真面目不攻自破。
3. 合规对比工具:选产品时,看“合规分”更放心
在同类产品对比中,APP综合添加剂种类、限量符合度、标签规范性等维度打分,消费者可直接筛选“高合规”产品,避开“擦边球”商品。
四、专家提醒:学透新国标,守好“舌尖安全”双防线“GB 2760-2024不仅是企业的‘紧箍咒’,更是消费者的‘保护伞’。”王竹天研究员强调,“企业需将标准要求融入生产全流程,消费者则要学会用工具辅助判断,共同推动食品行业向更安全、更透明发展。”
目前,用户可通过苹果App Store或安卓应用商店下载,免费使用新规查询功能。正如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所言:“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趣操盘,而实施的保障在于每一个主体的知法、守法与用法。”
发布于:海南省万生优配-全国炒股配资门户_在线炒股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