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在广州举办。本次发布会以“产品发布、项目启动、合作签约、展示推介”为核心内容,据会上发布鼎坤策略,截至今年8月,广州市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超过39万户,同比增长15.3%。
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了解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攻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广州持续加大统筹力度,成立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产业办和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专班,推动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和生态培育一体化推进。截至今年8月,全市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超过39万户,同比增长15.3%;人工智能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近九成,展现出旺盛的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等要素保障加快完善,医疗、能源等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加快建设,为产业发展不断夯实“硬基础”和“软环境”。
本次活动集中发布了一批创新产品。会上由广州大学发布的自主研发“产研链”产业大模型,是国内首个面向产业服务的垂类大模型平台,致力于破解传统产业服务中信息不对称、资源碎片化、匹配效率低等难题。
据了解,“产研链”产业大模型依托产业和科技数据底座,汇聚全国6000余万家企业与1700余所高校科研数据,构建产业与科研成果知识库,并通过大模型算法全面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与人才链,实现科技成果精准匹配、产业链精准招商和产业情报深度分析。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与30余家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合作鼎坤策略,累计服务企业超3000家,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会上,还有多个行业应用新赛道产品发布。如智能交通领域,佳都科技面向轨道交通推出的多款智能机器人,覆盖客服、安检、巡检等全流程,显著提升地铁安全与运营效率。搭载自研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与视觉大模型,这些机器人可实现乘客引导、安检辅助、异常行为识别等多重功能。
医疗健康领域,力之智能发布多款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康复产品。前额叶脑功能成像系统通过可穿戴传感器实时采集大脑活动,实现安全、精准的运动意图解码;脑控上肢与下肢康复机器人分别覆盖上肢全关节训练和仿生步态行走,实现“意念—动作”闭环康复模式,助力患者高效恢复运动功能,具备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安全管理领域,次元突破发布“小安”安全服务大模型,则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工贸园区的生产安全管理,实现“主动感知、智能预警”,构建了智能巡查底座、专业安全知识库、多模态融合分析和动态风险预警闭环四大核心能力,能够在生产、消防、治安、交通、人流监测等场景实现自主巡查与分钟级处置。
为推动产业资源普惠共享,激发产业智能化新活力。黄埔星数智发布的FenixAOS第四代企业级智能体开发平台,可面向企业业务和IT部门,提供一站式智能体敏捷开发与轻量化部署运维。
该平台可帮助用户使用自然语言快速搭建合同审核、生产调度、数据分析等智能助手,大幅降低智能化应用门槛,在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场景应用、构建产业生态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而实现“人人都是大模型专家,人人都能创建智能体”,让人工智能从少数人的“高精尖工具”逐步走向千行百业和普通用户,真正成为触手可及的生产力。
本次活动同时完成了一批国家级和行业级重大项目集中落地,覆盖医疗健康、能源电力、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包括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承建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由南方电网牵头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电力方向)建设运营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落地;以及新能源汽车停车库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装备项目成功签约。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鼎坤策略
万生优配-全国炒股配资门户_在线炒股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